山东省一些耗水大户企业,在中水回用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。山东大企业带头用中水,实现以水养水,他们通过主动上马中水回用设施,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,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。
山东钢铁集团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有个生态养鱼场,十几个水池中,养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鱼类,池中的水就是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的中水。
围绕工业用水治理,按照“资源化利用、生态化建设、无害化处理、分布化实施、创新化管理、社会化发展”的原则,济钢探索实施水系统的高效循环利用。
早在1999年,济钢就将张马屯铁矿采矿过程伴生的疏干废水回收应用于生产系统,节约地下水近5万立方米/日。2008年,济钢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投用了东联供水泵站,将黄河地表水引入生产系统,实现了生产用地下水的“零提取”。2009年,公司投资7000万元立项实施了矿井水资源化改造,将废水处理为优质生活饮用水。目前,矿井水资源化改造项目已经投运,每天减少抽取地下水两万立方米以上。
晨鸣集团多次进行技术攻关,与专业部门联合在第一污水处理厂、第二污水处理厂分别进行中水回用试验,历时3年,终于攻克了悬浮物多、色度高等多项技术难题。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,采用“磁化—仿酶催化聚合”的处理工艺,建设了日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的中水回用工程,探索出一条经济合理、技术可靠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之路。目前,晨鸣集团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污水处理厂均正常运行,各项排放指标优于相关标准,中水回用率达40%。
众所周知,火电厂既是“煤老虎”,又是“水老虎”,每天需要大量工业用水来满足循环冷却等需要。与此同时,众多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基本都排入了河中。一方有大量需求,另一方资源充足却未被利用,针对这一情况,山东省积极推动电厂与污水处理厂“联姻”。
济南市水质净化三厂与黄台电厂达成了再生水回用协议,总投资3000万元,建设了4.2万立方米/日的再生水回用工程,将再生水作为循环补充水,每年可减少1533万立方米的工业用水使用量。
黄台电厂有关人员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:原来使用的城市水源水价为每立方米4元多,而使用水质净化三厂的再生水,每立方米的水价仅1元钱左右。仅此一项,1立方米用水就能节省3元左右的成本开支,平均一年在循环冷却用水环节就能节省至少4000万元的成本支出。
邹城市污水处理厂也与邹县电厂签订了中水利用协议,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中水回用工程,污水处理厂每天向邹县电厂输送中水3万吨左右。
“用”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实现行政辖区内部水资源充分循环,减少废水排放量,同时发挥河库自净能力,进一步降解污染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