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华煤制油如何做到污水“零排放”? 神华煤制油项目为实现污水“零排放”,分别对4类废水实行分类处理回收。此外,还增加了污水预处理系统
由于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,导致我国一些西部煤化工能源基地缺少纳污水体,地区排污受限,这无疑加大了环境风险。
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张传江称,为实现污水“零排放”,项目对4类废水实行分类处理回收。
其中,低浓度污水的特性与一般市政污水类似,神华采用成熟技术净化回收;高浓度污水折算的化学需氧量(COD)浓度理论上高达到1万mg/L,采用特有的生物处理技术净化回收。
对含盐废水,虽然国家无明确的排放标准,但神华采用反渗透预处理技术,大部分污水处理后送至循环水场补水,少量高浓度含盐残液送厂外蒸发塘自然蒸发;至于最后的催化剂废水,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除用于补水外,还可回收硫酸铵固体,用于生产复合肥的原料 。
神华煤制油项目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这样一笔账:与煤制油项目相配套的环保“三同时”设施投资8.9亿元。由于煤直接液化时污水成分复杂,污水处理尤其是高浓度污水难度极大,2009年至今,公司又投入4.5亿多元用于污水治理及回用技术的优化和改造,以保证水质达标。
由于神华煤制油项目是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示范装置,在项目投用之前无法获得实际运行后的相关技术数据,也无现有的工程经验和操作实践可供借鉴,主要利用实验室装置和工艺发展装置获得的水样,在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分析化验的基础上,通过试验分析其特性,摸索和论证处理技术方案。
无前车之鉴,这必然加重污水处理的难度。神华煤制油项目工程于2009年全面投入试生产,在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过程中,发现原设计基础考虑的是“分质回用”,但受工艺装置运行不稳定、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,循环水补水量变化频繁;再有就是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,即使近两年工艺装置运行趋于稳定,但处理效果依然未能完全达到设计指标,距离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仍有一定差距。
针对暴露出的问题,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。经过多次组织专家论证,进一步深度处理生化后的回用水,以使其达到脱盐水进水标准,从而将原来的“分质回用”改为“一水多用”,便于工厂的水平衡调度。据了解,目前,这项改进工程已经基本完工,即将投入运行。
与此同时,公司还增加了污水预处理系统,预计系统将在年内建成投用。上述改进措施实施后,所有工艺污水及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全部回用;在非正常工况下,根据应急处理方案,污水达标排放至厂内蒸发塘,严格按蒸发塘的有效蒸发量控制排放总量。
这位负责人表示,在事故工况下,污水绝对不外排,即使是不得不停产,也要保证不对外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